寺僻春还丽,人闲午任游。
行随碧草远,话为老僧留。
池竹晴常润,龛花晚更幽。
塔端两巢鹤,怪尔亦优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寺僻春还丽,人闲午任游。
行随碧草远,话为老僧留。
池竹晴常润,龛花晚更幽。
塔端两巢鹤,怪尔亦优游。
《春日过凉台寺》是明代赵完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背景:
作者简介: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海壑,山东胶州人。《海壑吟稿》是其诗集,显示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能。
作品原文:《春日过凉台寺》原文如下:
野寺风尘静,乘春一暂游。
参禅违俗世,驻履傍林丘。
贝叶僧窗寂,金沙圣迹留。
慇勤访学地,随意却闻愁。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与思索。诗中的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诗人利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寺庙周围的春日景象,同时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化意义:在古代,文人士大夫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赵完璧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趋势,即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春日过凉台寺》不仅是赵完璧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歌的美,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