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偶题

孤亭万木里,独坐一花飞。
者更知春色,闲能到夕晖。
微风偏袅蔓,返照故熏衣。
隔院香逾好,呼儿莫掩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园偶题》是明代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徙居河南开封。他于孝宗弘治七年(1494)进士及第,官至江西提学副使。
  • 文学成就:李梦阳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延相并称为“前七子”,对当时文坛有较大的影响。他的诗作中,尤以七律气象阔大,善用“顿挫倒插”,颇受赞誉。
  1. 诗歌原文
    孤亭万木里,独坐一花飞。
    者更知春色,闲能到夕晖。
    微风偏袅蔓,返照故熏衣。
    隔院香逾好,呼儿莫掩扉。

  2. 诗歌赏析

  • 在《东园偶题》中,李梦阳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东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其中,“孤亭万木里”描写了东园中一座孤独的亭子被万木包围的景象;“独坐一花飞”则传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花朵飘落的意境。
  • 李梦阳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花和草动态的生命,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此外,“者更知春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李梦阳的《东园偶题》不仅是一首描写东园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