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早春上方寺

地阔城空春自幽,青松黑塔云常浮。
入门铃磬忽一发,暇日台池聊共游。
连钱汨来谁氏骑,白玉竞浴何年鸥。
醉笔要知吾漫兴,明朝休用碧纱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寅早春上方寺》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戊寅年的早春时节。李梦阳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还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李梦阳(1472-1530),字天赐、献吉,号空同,庆阳府安化县人(今甘肃省庆城县)。他是“前七子”之一,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等一起主张文学复古,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兴汉魏六朝的诗歌为理想。

  2. 诗歌原文
    逾年罔涉兹,过之门巷疑。
    匪畏霜露辰,肯与春事期。
    径兰芊故丛,苑松发新蕤。
    陟丘念废居,升危眺回漪。
    抱以幽旷豁,情缘悽怆移。
    惊风递虚塔,振振空廊悲。
    得遣复安较,劳生良尔嗤。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首句“逾年罔涉兹,过之门巷疑”,描述了作者经过这个地方时,因时间久远而感到迷茫和不确定。接下来“匪畏霜露辰,肯与春事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不惧怕寒冷的天气。

“径兰芊故丛,苑松发新蕤”,描绘了春天里自然植物的生长状态,兰花依然繁茂,松树则焕发出新的生机。“陟丘念废居,升危眺回漪”则通过登上高处眺望来表达他对自己过去居住的地方的怀念之情。

“抱以幽旷豁,情缘悽怆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抱着对自然的欣赏和对过去的回忆,情感上感到悲伤和不舍。最后两句“惊风递虚塔,振振空廊悲。得遣复安较,劳生良尔嗤”,则表达了他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暂时忘却烦恼和忧虑的心情。

《戊寅早春上方寺》不仅展现了李梦阳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研究明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