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气散广陌,北杓栒青陬。
美人惜春阳,鸣鏕事遨游。
遨游览万物,纡迟驻道周。
京邑蔼九衢,合沓喧轮驺。
黄鸟集于林,碧草生御沟。
御沟多垂杨,芳树夹朱楼。
卑崇冒休泽,郁哉帝王州。
春游篇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游篇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 作者简介
- 李梦阳:明代文学家,以其豪放的文风和深厚的学问闻名于世。李梦阳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作品原文
- 其一:东气散广陌,北杓栒青陬。美人惜春阳,鸣鏕事遨游。遨游览万物,纡迟驻道周。京邑蔼九衢,合沓喧轮驺。黄鸟集于林,碧草生御沟。御沟多垂杨,芳树夹朱楼。
-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此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诗中的“东气散广陌”与“北杓栒青陬”分别形容了日出东方的广阔地平线和傍晚时分的宁静背景,体现了李梦阳善于利用自然景色来营造氛围的能力。
- 情感表达:全诗洋溢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示了李梦阳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感情。
- 文化意义
- 时代背景:李梦阳生活在明朝中叶,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文人墨客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修养。李梦阳的这首诗,既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文化审美的一种反映。
- 思想内涵:在这首诗中,李梦阳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致,更通过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为后人研究古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料。此外,诗中的“如何惬赏心,矧复值春候”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李梦阳的《春游篇二首》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被后世广泛传颂和研究。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后世评价:李梦阳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影响力逐渐显现。许多后来的学者和读者对他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析,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李梦阳及其作品的理解。
- 社会反响
- 文人共鸣:在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普遍崇尚自然,热爱生活。《春游篇二首》所体现的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引起了广大文人的共鸣,激发了他们内心的创作激情。
- 教育启示:李梦阳的诗歌不仅为当时的文人提供了灵感和素材,同时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教会后人如何欣赏自然之美和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
《春游篇二首》作为唐代李梦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佳作。从其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能体会到他们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