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都督登医无闾

海门日出上无闾,疑是骊龙抱夜珠。
万里太行天堑角,千年辽左北门枢。
猩红岭外稀来雁,鸭绿江头有巨鱼。
锁钥只今凭卫霍,朵颜密迩费踟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杨都督登医无闾》是明代文学家谷继宗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进行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历史背景:

  1. 作者简介
  • 谷继宗:明代济南人,生于正德八年(1513年)乡试中举,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后任宜兴知县。
  1. 诗词原文
    海门日出上无间,疑是骊龙抱夜珠。
    万里太行天堑角,千年辽左北门枢。
    猩红岭外稀来雁,鸭绿江头有巨鱼。
    锁钥只今凭卫霍,朵颜密迩费踟蹰。

  2. 诗词解析

  • 首句“海门日出上无间”:这句描绘了壮丽的海门日出景象,给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期待。
  • “疑是骊龙抱夜珠”:这里的“骊龙”指的是传说中的东海神物,而“夜珠”则是指珍贵的珠宝。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
  • “万里太行天堑角”:这里用“天堑”来形容太行山,象征着险恶与艰难。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 “千年辽左北门枢”:辽左是明朝时的辽东地区,而北门枢则是指重要的关口或枢纽。诗人在这里赞美了辽东的重要性。
  • “猩红岭外稀来雁”:这句话描述了岭南地区很少见到飞来的大雁,暗示了那里的荒凉与贫瘠。
  • “鸭绿江头有巨鱼”:鸭绿江是流经朝鲜半岛的河流,诗人在这里提到了江头的大鱼,可能是象征性地表示国家的富饶和繁荣。
  • “锁钥只今凭卫霍”:这里的“卫霍”分别指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这两位将军守护国家的决心。
  • “朵颜密迩费踟蹰”:朵颜是明朝时的一个地方政权,诗人用“费踟蹰”形容对其的谨慎处理,可能因为其地理位置重要或者与中央的关系复杂。
  1. 历史背景
  • 明代政治环境:明代是一个多事之秋,国力逐渐衰退,边防压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间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国家安危。
  • 辽东战略位置:辽东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关切。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意象,如“海门日出”、“骊龙”、“夜珠”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诗歌的主题。
  • 对仗工整:整首诗的对仗十分工整,如“万里太行天堑角”,“千年辽左北门枢”,体现了诗人严谨的诗歌结构技巧。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担忧。
  1. 文化影响
  • 历史价值:这首诗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现代意义
  • 历史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文化传承:诗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杨都督登医无闾》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古诗,也是明代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