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佥宪招饮观音阁

宪使招携历翠微,群山环合自成围。
金卮影落悬崖月,玉露寒生坐客衣。
水上浮烟浓且白,林间倦鸟集还飞。
明朝又是河梁别,回首岩前迹已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佥宪招饮观音阁》是一首描绘了明朝宪使在观音阁招饮的情景的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李学一生活在明朝,其作品《高佥宪招饮观音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 这首诗通过李学一的笔触,展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翠微之间。
  1. 诗词原文
  • 宪使招携历翠微,群山环合自成围。
  • 金卮影落悬崖月,玉露寒生坐客衣。
  • 水上浮烟浓且白,林间倦鸟集还飞。
  • 明朝又是河梁别,回首岩前迹已稀。
  1. 诗句解析
  • “宪使招携历翠微”描绘了宪使招揽宾客,一同游览翠微山的美好场景。
  • “群山环合自成围”形容山峦重叠,相互环绕,形成天然的屏障。
  • “金卮影落悬崖月”以金制酒器映照在悬崖上的月光中,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 “玉露寒生坐客衣”则形容露水清凉,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同时也反映了山林间的清新氛围。
  • “水上浮烟浓且白”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
  • “林间倦鸟集还飞”捕捉到了鸟儿归巢时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生物的生活状态。
  • “明朝又是河梁别”表达了离别的情绪,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明朝某个文人雅集或官员之间的社交场合,用以展现他们的才情和志趣,同时也可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思和记载。
  1. 文化价值
  • 《高佥宪招饮观音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貌,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李学一的《高佥宪招饮观音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