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 夏夜

低髻拢花梦半醒,重携枕簟向闲庭。何处玉箫风送远,倚阑听。
趁着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不是夜长愁不寐,候双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秘《山花子·夏夜》:周永年笔下的夏夜风情

在明朝诗人周永年的笔下,我们得以窥见一幅生动的夏夜图景。这首诗名为《山花子·夏夜》,不仅展示了周永年的艺术才华,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之中。

《山花子 · 夏夜》原文如下:

低髻拢花梦半醒,重携枕簟向闲庭。
何处玉箫风送远,倚阑听。
趁着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
不是夜长愁不寐,候双星。

这首诗是周永年的作品,其内容描绘了夏日夜晚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夏夜世界。

周永年(1582—1647),苏州府吴江人,字安期。他年少时便有才名,制义诗文倚待立就。晚年时,他扼腕时事,讲求掌故,欲有所作为。这样的历史背景为我们理解这首《山花子·夏夜》增添了一层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低髻拢花意味着女子在梦境中半醒的状态;重携枕簟向闲庭,则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透过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这些细节描写都显得十分自然且富有诗意。特别是“不是夜长愁不寐,候双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启示我们,在喧嚣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偶尔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宁静的美好。

《山花子·夏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周永年用笔墨绘制出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是对美好生活的赞颂,也是对我们精神世界的一次丰富和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