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四三家,通江径路斜。
得钱新买犊,就水屡移车。
稚子晴探椹,荆妻早种瓜。
日高初饱饭,种火去烧畬。
田家杂兴五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家杂兴五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描绘农民生活的古诗,由唐代诗人储光羲所作。该诗共五首,每首都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反映了农民的劳作生活、农村的风土人情以及所受到的压迫剥削苦难。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田家杂兴五首》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祖籍为兖州(今属山东),而他本人则是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他于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然而,由于仕途不顺,他最终选择隐居在终南山的别业之中。
诗歌内容: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春天播种、夏天耕作、秋天收获、冬天休息的四季生活,同时穿插了他们的生活琐事,如新笋的生长、桑树的修剪等。此外,诗歌还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动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色:《田家杂兴五首》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朴素自然的描写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作者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将农民的劳动场景逐一呈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和乐观。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的社会背景复杂多变,农民面临着严重的生活压力和不公平的社会待遇。这首诗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状,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群体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田家杂兴五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古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一隅景象。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