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春草日依依,别后池塘今是非。
明月江风频忆弟,清秋塞雁一沾衣。
病多客枕余芝术,书去名山问蕨薇。
闻道沧洲新水阔,可怜鸥鹭满渔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故园春草日依依,别后池塘今是非。
明月江风频忆弟,清秋塞雁一沾衣。
病多客枕余芝术,书去名山问蕨薇。
闻道沧洲新水阔,可怜鸥鹭满渔矶。
《寄怀子培舍弟》是宗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兄弟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文人的精神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品原文:
故园春草日依依,别后池塘今是非。
明月江风频忆弟,清秋塞雁一沾衣。
病多客枕余芝术,书去名山问蕨薇。
闻道沧洲新水阔,可怜鸥鹭满渔矶。
作者简介:
宗臣(1525-1560),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嘉靖十九年(1550)进士,任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性耿介,不附权贵。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作文祭杨继盛而得罪严嵩,被贬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后因防御倭寇有功,迁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
诗歌解析:
《寄怀子培舍弟》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宗臣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文学成就,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家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