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日夜敲太白,化为五老八万尺。
并跨古螭下九江,猛风吹作倚天壁。
手悬石镜照天门,日月东西乱相射。
香炉之峰插其南,星辰烧作珊瑚赤。
青天忽坠金芙蓉,九十九峰破江碧。
峰头白鹿衔紫云,紫云片片大如席。
石梁瀑布天上来,百折寒涛泻琥珀。
玉虹双夹孤电翔,急雷长斗银河坼。
佛手岩前石鼓高,有时击鼓天乌号。
三五仙人惊且起,东方先生骑紫鳌。
帝前大醉黄姑醪,复向瑶池窃三桃。
手把琼枝云中翱,下视八荒如秋毫。
帝也闻之恶其豪,一朝谪下庐山去。
九华之冠赤霜袍,腰间杂佩金错刀。
彩霞卷地飘组练,苍烟控马排旌旄。
直上峰头叫五老,五老却立呼其曹。
客来餐之白凤膏,醉持龙角如持螫。
江间古龙声嘈嘈,倒鞭白鹿满山走。
白鹿夜夜哭且吼,赤松不敢与之游。
黄石不敢与之友,树杪九江如一线。
织女抽来纫吾绶,东折扶桑煮天潢。
白露金茎日五斗,西方之彗摘为帚。
扫尽阊阖万古之,浮云揽尽满湘万。
里之秋色一一挂,之千杨柳我欲白。
日借羽翰寻尔彭,蠡之左鄱阳之右。
不然尔跨白鹿来,北极又恐封狐啸。
君前雄虺跳君后,我亦竟不去尔亦。
竟不来袖中彩绳,十万里直系庐山。
入酒杯奇峰峻岭,收崔嵬白鹿暂卧。
玄圃台与尔共醉,三万六千日池上。
蟠桃十度开五老,随之日日哀长跽。
求归日百回然后,放尔庐山大江去。
东方先生还蓬莱,共驾烛龙遍九垓。
他日倘过庐山侧,江头拳石何有哉。
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是明朝宗臣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定位,都是研究该作品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宗臣生活在明朝中叶,这是一个政治相对清明而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和士人的精神追求。《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的“黄门”指的是皇帝的侍从官,而“谪豫章从事”则是指因某种原因被贬到江西的官职。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政治风波时的复杂心境。
艺术特色:宗臣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在《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中,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风光,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特别是将自然景观与政治遭遇相联系,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文学史上的地位:《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被后世许多文人所推崇和传颂。它不仅是宗臣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不仅是宗臣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