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山前贞白祠,贞白先生骑赤螭。
白云茫茫去不返,天门秋冷双虹垂。
吾来山头寻紫芝,紫芝萧索令人饥。
出门白石烂如泥,切来好煮青松衼。
与君大餐各五斗,千山万山随所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华阳山前贞白祠,贞白先生骑赤螭。
白云茫茫去不返,天门秋冷双虹垂。
吾来山头寻紫芝,紫芝萧索令人饥。
出门白石烂如泥,切来好煮青松衼。
与君大餐各五斗,千山万山随所之。
《贞白祠》是明代诗人宗臣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贞白祠》以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王贞白先生的敬仰之情。诗中“白云茫茫去不返,天门秋冷双虹垂”一句,不仅描绘了华阳山的自然景色,也暗指王贞白先生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影响却如这秋日的天门般长存不息。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贞白祠》展现了宗臣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古典诗词形式的熟练把握。《贞白祠》不仅是一首表达敬仰之情的诗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体现了宗臣作为“嘉靖七子”之一的身份标签与时代风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