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盘尽见西峰,游人匍匐上芙蓉。
攀援铁绠数千尺,身似飞猿时一掷。
阴阴天井上穿天,袅袅石梯悬度石。
神爽先飞玉女峰,啸歌暂憩羽人宅。
月中明灭白云流,风外砰磅瀑泉激。
咫尺翻愁帝座逼,吐纳聪明慎今夕。
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
介绍
《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是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描绘壮丽自然景观的诗作。在这首诗中,屈大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千尺峡和百尺峡的险峻与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便展现了千尺峡的雄伟景象:“十八盘尽见西峰,游人匍匐上芙蓉。”这一句通过“十八盘”和“西峰”这两个关键词,勾勒出了千尺峡陡峭的山路和高耸入云的山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面之中,感受到游人攀登时的艰辛与不易。同时,“游人匍匐上芙蓉”这一形象化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千尺峡地势之险,也透露出作者对游人的同情与关切。
在诗中,“攀援铁绠数千尺,身似飞猿时一掷”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千尺峡的险峻。这里使用了“铁绠”和“飞猿”两个意象,前者暗喻险峻的山路如同绳索般缠绕,后者则形象地描绘了登山时的动态美,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身手敏捷、自由自在的飞猿在崎岖的山路上跳跃。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动感,使得千尺峡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阴阴天井上穿天,袅袅石梯悬度石。”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千尺峡的神秘与美丽。在这里,“阴阴”和“袅袅”两个形容词,分别传达了光线昏暗和云雾缭绕的氛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同时,“天井”和“石梯”这两个元素,既点明了千尺峡的地形特点,又增添了一抹古韵,使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人在此留下的足迹。
诗中的“神爽先飞玉女峰,啸歌暂憩羽人宅”两句,则将千尺峡的美景上升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神爽”、“玉女峰”和“羽人宅”都是富有诗意的词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在这里,人们仿佛听到了清脆的啸歌,看到了飘逸的身影,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安宁与美好。
《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不仅是一首描绘千尺峡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对于喜欢自然和诗歌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