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剑行

君不见山人平生一宝剑,匣中提出三尺练。寒光射目雪不如,草堂白昼惊飞电。
吾祖随天逐胡虏,屯军黑松阵云苦。成功策勋仗此物,七十二漠何英武。
十圣承平久不用,四海风尘犹澒洞。静听常因风雨鸣,深藏恐逐蛟龙动。
枯鱼之宴无乐方,为君起舞当斜阳。左右回旋还自翼,变击为刺随低昂。
黄子翩翩出介胄,吾忝忠武为其后。二家文武世不替,况与吾家各亲厚。
舞罢悲歌蓟门曲,蓟门柔桑眼中绿。呜呼!丈夫四十未封侯,何事日日衔杯剑应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创作于唐代的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当时杜甫在夔府别驾元持宅观赏了临颍李十二娘的舞蹈表演。诗中提到,目睹李十二娘的舞姿后,诗人不禁感叹其技艺的高超,并询问其师父是谁。李十二娘自称是公孙大娘的弟子,这为诗歌增添了一层神秘与传奇色彩。
  2. 艺术特点:《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舞蹈技巧的诗作,更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诗中既有浏漓顿挫的气势节奏,又有豪宕感激的动人力量。特别是前半部分热闹欢娱场面的渲染与后半乐极哀来的感伤遥相映照,使得整首诗的抒情效果倍增。
  3. 历史意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舞蹈艺术的魅力,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美德的尊崇,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4. 社会影响:这首诗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欣赏,认为它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文化以及舞蹈艺术的重要文献。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杜甫的一首杰作,它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舞蹈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卓越才能和深厚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