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孟孺

明时尚文不尚武,屈膝低眉谁比数。
祖宗汗马无乃劳,今日横金视犹土。
将军素多林下风,操觚羞与荷戟同。
名高翻遣身难避,幕府喧传辟书至。
欲甘小草多苦辛,白云堪卧其如贫。
生憎朋旧问出处,此意悠悠难告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孟孺》是明代诗人范汭的一首作品,通过描绘明时尚文不尚武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无奈与追求。下面将介绍此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明时尚文不尚武,屈膝低眉谁比数。祖宗汗马无乃劳,今日横金视犹土。
    将军素多林下风,操觚羞与荷戟同。名高翻遣身难避,幕府喧传辟书至。
    欲甘小草多苦辛,白云堪卧其如贫。生憎朋旧问出处,此意悠悠难告人。

  2. 诗歌赏析

  • 时代背景与社会反映:诗中“明时尚文不尚武”反映出明代社会文风逐渐盛行,而武风渐弱的现象。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对文化的重视。
  • 文人心态描绘:“大将军素多林下之雅,羞于与持戈之士为伍”,这体现了文人对武风的排斥以及崇尚文雅的倾向。这种心态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许多文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往往选择隐退或转向学问研究,以寻求精神的慰藉。
  • 个人境遇与情感表达:“欲甘小草多苦辛,白云堪卧其如贫”,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贫乏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创作手法分析
  • 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对文武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突出了文人的清高与脱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象征与隐喻的应用:诗中的“白云”和“白云堪卧”等意象,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传承中华文化:《送张孟孺》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文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艺术成就评价:该诗作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张孟孺》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展示了明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背景的独特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特征,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