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苦难酬,孤怀厌薄游。
看书惊母病,伏枕泪先流。
即日须陈疏,清秋定买舟。
因风寄鸿雁,一为解亲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壮志苦难酬,孤怀厌薄游。
看书惊母病,伏枕泪先流。
即日须陈疏,清秋定买舟。
因风寄鸿雁,一为解亲愁。
《将归先寄舍弟》是明代诗人林大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决心。下面是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林大春(1523—1588),字邦阳,一字井丹,明广东潮阳人。他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曾任行人,后因政治原因被罢官。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这首《将归先寄舍弟》便充分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归途的期盼。
诗歌原文:壮志苦难酬,孤怀厌薄游。看书惊母病,伏枕泪先流。即日须陈疏,清秋定买舟。因风寄鸿雁,一为解亲愁。
诗歌赏析:《将归先寄舍弟》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首句“壮志苦难酬”表现了诗人虽有雄心壮志,但现实的困境使他感到力不从心。次句“孤怀厌薄游”则揭示了他对漂泊生活厌倦的心情。第三、四句“看书惊母病,伏枕泪先流”透露出诗人对母亲的担忧和对亲情的珍视。最后两句“即日须陈疏,清秋定买舟”表明了诗人要向朝廷上书直言,并在秋天准备离开家乡去往他处。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示了林大春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中的复杂交织。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上,它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