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催晓发,客路喜闻鸡。
帆影看云见,滩声听雨迷。
赣江庾岭北,汀树晚潮西。
晨省明朝是,毋劳尺素题。
江上得风晓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上得风晓发》是明朝诗人林大春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晨景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下面将详细介绍《江上得风晓发》的内容:
诗歌原文:
天风催晓发,客路喜闻鸡。帆影看云见,滩声听雨迷。赣江庾岭北,汀树晚潮西。晨省明朝是,毋劳尺素题。诗歌翻译:
天边拂晓的风催促着我们出发,踏上客旅之路,听到远处的第一声鸡啼。船帆在天空中的影子映入眼帘,江面上的波浪和雨声交织成一片。赣江和庾岭的北部接壤,汀洲的树木在傍晚的潮水中显得更加苍茫。早晨的时候要赶往朝廷,无需再为明天的事情担忧。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诗中的“天风催晓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寒风伴随着晨曦的到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帆影看云见,滩声听雨迷”则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既有云遮雾绕的美景,又有雨打滩头的声音,给人以视听的双重享受。诗歌背景:
林大春生活在明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但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林大春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旅行中即兴创作的,通过描写江上的风光和旅途的感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江上得风晓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