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捣绝铜鼓声,风烟两袖云凝凝。
海天吞吐终未了,今古滚荡成阳精。
寒山万个揖光晕,残星几点将馀明。
南州女儿慵于起,不问明朝阴复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苍茫捣绝铜鼓声,风烟两袖云凝凝。
海天吞吐终未了,今古滚荡成阳精。
寒山万个揖光晕,残星几点将馀明。
南州女儿慵于起,不问明朝阴复晴。
“南海浴日亭”位于广州市黄埔庙头村的南海神庙内,是古代文人墨客观赏海上日出的著名景点。下面对“南海浴日亭”进行详细介绍:
地理位置:南海浴日亭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的南海神庙内,该庙宇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南海神庙不仅是历代皇帝祭海的重要场所,还是供奉南海神祝融的神圣之地。
景观特色:扶胥浴日作为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首,其得名源自《山海经》中的“扶桑木,十日所浴”,寓意着日出之时的壮观景象。南海神庙西侧紧邻的南海浴日亭,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观赏位置,使得观日活动的意境更为深远和动人。
文学影响:“扶胥浴日”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点位,更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文化符号,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而浴日亭下陈献章的《浴日亭和东坡韵诗》,更是将这一景观与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南海浴日亭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广州的文化象征,更因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世人所铭记。无论是从地理、历史还是艺术的角度,南海浴日亭都是值得深入了解和探索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