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定山寺

浦子城边一寺佳,又扶青玉索丹崖。
寻常云水都吾辈,如此江山有木斋。
花草总堪供潦倒,烟霞元不待安排。
悠然又见钟山面,不信尧夫浪打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定山寺》是明朝诗人林光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游定山寺》:

  1. 作者简介
  • 林光,字缉熙,号南川,明东莞人,成化元年(1465年)举人,筑室榄山,拜陈献章为师,往来问学近二十年。得白沙学问精粹,推为白沙第一弟子。二十会试中乙榜,授浙江平湖教谕,勉励学子探本穷源,躬身修行。历官国子监博士、襄阳王府左长史。正德八年(1513年)致仕归家,卒年81岁。
  • 作为一位学者型诗人,林光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
  1. 诗歌原文
    浦口珍珠泉风景区旁,有一座仿唐建筑风格的大型庙宇——定山寺。寺内有大雄宝殿气势非凡,吉祥钟亭钟声悠扬,达摩院前卓锡泉涌,宴坐亭旁绿树葱青。

  2. 诗歌赏析

  • 《游定山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定山寺的宏伟景象。诗中的“浦口珍珠泉风景区旁”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图;而“大雄宝殿气势非凡,吉祥钟亭钟声悠扬”则突出了寺庙的庄严神圣。此外,诗句“达摩院前卓锡泉涌,宴坐亭旁绿树葱青”更增添了几分静谧和生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定山寺外貌的描写,更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例如,“花草总堪供潦倒,烟霞元不待安排”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游定山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品味生活之味、感悟生命之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