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星辰没远天,腾腾金浪满黄湾。
无时可滞升空日,万撼难摇抱海山。
天远未须扶赤手,霞红不觉上苍颜。
须知造化烦谁力,无限阳和宇宙间。
浴日亭次东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浴日亭次东坡韵》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陈献章生活在明朝中期,他早年跟随吴与弼学习程朱理学,但未能通过会试而放弃仕途,转而闭门读书,静坐其中数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这一时期,反映了他在书房中的思考和情感。
诗歌原文:残月无光水拍天,渔舟数点落前湾。赤腾空洞昨宵日,翠展苍茫何处山。顾影未须悲鹤发,负暄可以献龙颜。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
主题解析: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宇宙、时间和人生的深刻理解。特别是“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一句,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赞美。
风格特点:陈献章的诗风以清新脱俗、简洁明快为特点。他的诗作多采用自然景观作为题材,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此外,他的诗中还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让人读后不禁深思。
文学价值:陈献章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方面,陈献章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浴日亭次东坡韵》是明代陈献章的一首经典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陈献章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和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