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重九日

梦魂无夜不飞还,只在慈帏笑语间。
华发又添重九节,扁舟已进曲江湾。
黄茅瘴静无秋暑,苏合杯香得晚山。
更傍滩头还击棹,月明歌枕听湲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江重九日》是一首由明代诗人林光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林光,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价值。《明史·文苑传》中记载了林光的生平事迹,显示他是一位活跃于明代的文学家。
  • 原文与翻译:《曲江重九日》的原文如下:“梦魂无夜不飞还,只在慈帏笑语间。华发又添重九节,扁舟已进曲江湾。黄茅瘴静无秋暑,苏合杯香得晚山。更傍滩头还击棹,月明歌枕听湲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重阳节夜晚的景象,以及他对故乡的深切感情。其中“华发又添重九节”意味着诗人年岁增长,再次迎来了重阳佳节。而“扁舟已进曲江湾”则展现了诗人在曲江边的小舟上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
  • 作品赏析:《曲江重九日》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它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例如,“黄茅瘴静无秋暑,苏合杯香得晚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曲江重九日》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知。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明朝的文化背景,还能深入理解古代诗词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