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延平怀愿中先生

未燃精诚一瓣香,官舟催发向茶洋。
闽山本为名贤重,溪水何如道脉长。
城面人家临睥睨,祠前树色照秋阳。
缅怀高弟枢趋处,应有神灵护讲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延平怀愿中先生》是明代诗人林光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缅怀与对道脉传承的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诗:

  1. 作者介绍
  • 林光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 林光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先贤的追忆。
  1. 诗词原文
  • 未燃精诚一瓣香,官舟催发向茶洋。
  • 闽山本为名贤重,溪水何如道脉长。
  • 城面人家临睥睨,祠前树色照秋阳。
  • 缅怀高弟枢趋处,应有神灵护讲堂。
  1. 诗词赏析
  • 首句“未燃精诚一瓣香”寓意着诗人对道法的虔诚追求。
  • “官舟催发向茶洋”反映了当时官场生活的繁忙与仕途的艰辛。
  • “闽山本为名贤重”表明了作者认为闽山是历代名贤聚集之地。
  • “溪水何如道脉长”则表达了对溪水与道脉相联系的深刻理解。
  • “城面人家临睥睨”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于权势的渴望。
  • “祠前树色照秋阳”则是对古祠和古木之美的赞颂。
  • “缅怀高弟枢趋处”展现了作者对前辈学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 “应有神灵护讲堂”则寄托了作者对于学问传承的希望和信念。

《过延平怀愿中先生》是林光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志向,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