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舟次潞河

久速那能见事机,西风吹逐马蹄飞。
红尘十丈应饶我,绿水三秋更浣衣。
浅渚轻欧时泛泛,淡云疏柳晚依依。
漕渠湍急人争渡,闲看归樵对落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京舟次潞河》是明代诗人林光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时局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状态。林光,字缉熙,号南川,是明代东莞人,他的生平事迹和成就都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学者、文学家的独特地位。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林光,字缉熙,号南川,是明朝东莞人。他以博学著称,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曾拜陈献章为师,得白沙学问精粹,推为白沙第一弟子。他的这些学术活动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2. 诗歌原文:《出京舟次潞河》是林光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久速那能见事机,西风吹逐马蹄飞。
    红尘十丈应饶我,绿水三秋更浣衣。
    浅渚轻鸥时泛泛,淡云疏柳晚依依。
    漕渠湍急人争渡,閒看归樵对落晖。

  3. 诗歌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运河边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间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受及个人情绪的抒发。首句“久速那能见事机”,表现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关注和思考。而“西风吹逐马蹄飞”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接下来,从“红尘十丈应饶我”到“漕渠湍急人争渡”,诗人通过对比自然景色和人间忙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的最后两句“閒看归樵对落晖”则带有一种静谧的美感,让人联想到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享受那份宁静的时刻。

《出京舟次潞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中,让人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够反思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