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朝使还京

分封藩国莅襄台,骏骨应从渥水来。
节册自天当日降,王心如日拨云开。
欢声合奏铜鞮曲,暑汗连挥琥珀杯。
留得习池清喷玉,沃君真当浴沂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朝使还京》是唐代文学家贾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抒情风格,也反映了唐代文化和历史的深度。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贾至(712—772),字幼邻,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天宝初年任校书郎及单父尉,与高适、独孤及等交游。安史之乱爆发后,贾至随玄宗西行至四川,乾元元年春出为汝州刺史,后来因贬岳州司马而与李白有过诗篇的交流。
  2. 诗歌内容:《送朝使还京》通过简洁有力的诗句,描绘了一场送别的场景。诗中的“一片仙云入帝乡”比喻使者踏上归途时,其心情仿佛飘然升空,直达天庭;“数声秋雁至衡阳”则形象地展现了使者远行的寂寞与期待。诗人借问清都旧花月,暗喻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已物是人非;岂知迁客泣潇湘,则表达了对使者归途中可能遭遇的艰难困苦的担忧。
  3. 艺术特点与价值:贾至的这首《送朝使还京》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其情感细腻而深邃,语言清新且含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仙云”、“秋雁”、“花月”、“潇湘”,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同时也让整首诗充满了哲思和哲理。

《送朝使还京》不仅是贾至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打动了无数的文学爱好者,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之一。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唐代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和欣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