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颜乐许谁寻,亭址依然废井阴。
看尽浮云无一片,只留明月在中心。
颜乐亭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颜乐亭三首》是明代诗人林光创作的一组诗歌。以下是对《颜乐亭三首》的介绍:
作者介绍:林光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主要在明代,具体时间不详。由于现存文献的不足,关于林光更多的信息尚不明确。他的作品以诗歌见长,其中《颜乐亭三首》是他比较知名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原文:
- 其一《颜乐亭三首·其一》:千秋颜乐许谁寻,亭址依然废井阴。看尽浮云无一片,只留明月在中心。
- 其二《颜乐亭三首·其二》:真乐人间何处寻?闲驱我马过松阴。那知欲识颜回面?不在斯亭祇在心。
- 其三《颜乐亭三首·其三》:陋巷之中操一瓢,人间贫贱不相饶。如何千古如愚意?纵有丹青不解描。
- 诗作赏析:
- 第一首《颜乐亭三首·其一》中,诗人通过“千秋颜乐许谁寻”表达了对于永恒美景的向往。同时,“亭址依然废井阴”揭示了时间的变迁与景物依旧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
- 第二首《颜乐亭三首·其二》中,“真乐人间何处寻”?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而“闲驱我马过松阴”,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 第三首《颜乐亭三首·其三》中,诗人通过对“陋巷之中操一瓢”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享受简朴生活的哲学思考。末尾的反问“如何千古如愚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颜乐亭三首》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诗歌,而是蕴含深厚文化意义和哲思的艺术佳作。通过对每一首诗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林光的创作风格及其对自然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