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 咏杨花

做势漫天,凭空布陌。点画青林好颜色。填平石家金埒下。纷飞柳氏章台侧。都不管,灵和殿,永丰宅。
一望霸陵情脉脉。多少利名途路客。见此茫茫意萧索。妆成慢夸晴雪舞,锦衾篱溷谁能测。雨兼风,泥共土,红和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千秋岁引·咏杨花》是一首由明朝著名诗人俞彦创作的词。俞彦字仲茅,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他的文学成就以词最为突出。《千秋岁引·咏杨花》作为其作品中的一篇,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技巧,也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深刻的效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诗词原文
    做势漫天,凭空布陌。点画青林好颜色。填平石家金埒下。纷飞柳氏章台侧。都不管,灵和殿,永丰宅。一望霸陵情脉脉。多少利名途路客。见此茫茫意萧索。妆成慢夸晴雪舞,锦衾篱溷谁能测。雨兼风,泥共土,红和白。

  2.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千秋岁引·咏杨花》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它的意境深远和语言的精炼,使得整首词既生动又富有哲理。例如,“做势漫天,凭空布陌”描绘了杨花飘散的场景,“填平石家金埒下”则形象地表达了杨花铺满地面的情景。
  • 情感表达:诗中的许多句子,如“见此茫茫意萧索”、“妆成慢夸晴雪舞”,都透露出词人对于自然界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创作背景
  • 《千秋岁引·咏杨花》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和文化环境紧密相关。俞彦生活在明代中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和作者的个人情感。

《千秋岁引·咏杨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词,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艺术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俞彦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