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影欹悬,冰轮初就,凄清乍人帘钩。想桂宫帝子,甚处空浮。望断青天碧海,今夜里、多在琼楼。微飔动,露华凝玉,雾縠生秋。悠悠。
几多恨也,千百种心窝,一霎眉头。向素娥遥诉,私忖还休。应道关卿何事。偏相望、泪逐莲筹。枉教您,孤眠到今,不解人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上忆吹箫·月》是清代诗人薛时雨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的爱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下面将介绍此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薛时雨(1648—1708),字伯雅,号紫阳居士,江苏无锡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风也颇具特色,既有婉约柔情,又有豪放激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品原文:《凤凰台上忆吹箫·月》全文如下:丁卯桥边,宣平宅畔,宫商一片清幽。有小红低唱,大白狂浮。不管旁人奇妒,消受尽、竹肉风流。推敲久,玉人对面,璧月当头。堪愁。广陵散绝,千万种柔情,也索休休。记酒阑灯灺,雅调新酬。蓦地彩云散也,十年梦、一觉扬州。空回首,秦楼缥缈,旧谱谁修?
词牌解读:词牌名“凤凰台上忆吹箫”源自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这个典故来源于战国时期,秦穆公的小女儿名叫弄玉,她不仅貌美聪慧,还精通音律,尤其擅长吹笙。薛时雨通过使用这一历史故事作为词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具文化韵味和深度。
艺术特色:本词在艺术表现上有着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形象生动,充满诗意。其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璧月当头”等句,营造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静谧而深远的美。最后,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在面对爱情的失落和历史的变迁时展现出的复杂情绪,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性,引人深思。
《凤凰台上忆吹箫·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融合了历史文化元素的艺术佳作。它展示了薛时雨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