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道山亭

危亭临绝顶,胜概昔曾闻。
野酌薰花气,闲心狎鸟群。
檐前看落日,衣上见归云。
半醉题诗去,仙凡下界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游道山亭》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作:

  1. 诗歌原文
  • 原诗内容:“危亭临绝顶,胜概昔曾闻。野酌薰花气,闲心狎鸟群。檐前看落日,衣上见归云。半醉题诗去,仙凡下界分。”
  1. 创作背景
  • 林鸿简介:林鸿,字子羽,明朝福建福清人。他在洪武初年以人才被荐举,被任命为将乐县学训导,后官至礼部员外郎。他性格落拓不仕,未到四十岁就选择辞官归隐。林鸿擅长诗歌,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传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脱俗,情感真挚深沉。
  • 创作动机:林鸿在游历道山亭时,被自然景观所感动,从而产生了创作《春日游道山亭》的念头。该诗可能也是他对当时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和抒发。
  1.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在这首诗中,林鸿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道山亭的美景。“危亭临绝顶”形容亭子之高峻,“胜概昔曾闻”则表达了对此地风景之美的历史评价。
  • 情景交融:林鸿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合在一起。“野酌薰花气”展示了饮酒赏花的场景,而“闲心狎鸟群”则反映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 语言韵味: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韵律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半醉题诗去”,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1. 文化意义与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的诗歌作品,《春日游道山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情感,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它不仅体现了林鸿的文学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诗歌风貌的窗口。
  •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明代乃至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和评价。许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对其赞赏有加,认为它是明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春日游道山亭》不仅是林鸿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更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