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送黄淮辞政

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凤池。蓬莱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仁宗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群彦。
朕承大宝君万方,相与共理资贤良。倾心写情任旧老,而卿引疾先还乡。
五历星霜复相见,霜须萧萧秋满面。是时朝旭光升紫殿明,相对清言良慰情。
留之累月未尽意,归心又欲东南征。太液清泠涵碧藻,杨柳芙蓉相映好。
凫鹥鸂鶒弄清波,紫雾红云拂琼岛。芳肴在俎酒在壶,工歌《鹿鸣》续《白驹》。
君臣大义士所重,心虽庭阙身江湖。雁荡峰高高不极,中有谢公旧游迹。
采芝斸苓可长年,应在天南忆天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是明代朱瞻基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朱瞻基,明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在明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也表达了对友人黄淮辞官离朝的深情与不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朱瞻基是明朝的一位杰出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明朝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显著改善。他的诗作多反映其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帝王的责任感和远见。
  2. 诗歌原文:太液池送黄淮辞政。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凤池。蓬莱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仁宗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群策。
  3. 诗歌内容分析:诗中描绘了一幅盛世的景象,“天香早折仙桂枝”意味着皇帝英明神武,能够早早地获得贤能之士的支持;“笔花五彩开凤池”形容翰林院的学士们才华横溢,如五彩笔花般绚丽多彩;“蓬莱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则表达了黄淮虽远离朝堂,但依然受到皇帝的宠信和尊敬。
  4. 艺术特色:这首诗歌语言华丽,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皇宫、学士院等场所的描述,展示了当时朝廷的繁荣景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5. 历史背景:这首诗写于明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对诗歌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朱瞻基作为一位皇帝,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理想。
  6.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太液池送黄淮辞政》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7. 赏析角度: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友情、政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当时的文化特点。
  8. 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这首《太液池送黄淮辞政》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不仅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明代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宝贵资源。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作为朱瞻基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明代文化的窗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