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乌

凤凰台边霜月孤,凤凰不见栖慈乌。慈乌夜半惊相呼,哑哑千声为返哺。
天清露滴槠叶枯,寒飙飒飒生长吁。揽衣中庭步踟蹰,繄尔有母我独无。
母遐栖处在何处,我母仙游天上去。母去那知儿独悲,儿悲那得母重顾。
母不顾儿可奈何,卮匜欲饮口泽多。门人为余废蓼莪,长裾欲绝咸蹉跎。
君不见捧檄入门动颜色,何人相候不相识。举贤不再上公车,始知向来为亲屈。
又不见百里负米良亦艰,养亲须及怡亲颜。一朝南游列鼎食,思亲不逮徒长叹。
慈乌慈乌莫更啼,啼来使我沾裳衣。我沾裳衣非汝知,生前尽力死尽思。
夜啼只作无益悲,明朝且去投高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啼乌》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天黑无星月,虫鸣人寂寥。
何须惊梦里,便是梦中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寂静的景象,通过“天黑无星月”和“虫鸣人寂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何须惊梦里”,表达了即使在梦境之中,也无需为此感到困扰或不安,因为这本身就是梦中的一种逃脱。

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内心自由的意境。这种对夜的描绘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探索与感悟。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言:“诗人者,必能综合天地万物于一炉中。”这首作品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