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隐居

平生不识人间路,万树琼瑶锁竹关。
刚为索诗城市去,杖藜今始出孤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隐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傲然的隐居道士形象,展现了作者对高洁隐士的敬仰之情。下面将对《梅隐居》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尤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生平经历:孟浩然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晚年选择归隐。他的诗歌中蕴含着他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孟浩然在唐玄宗时期因怀才不遇而四处游历,期间曾到访许多名胜古迹并留下不少诗篇。他对于自然的美景有着深刻体会,这也成为其诗歌创作的源泉。
  1. 作品原文

平生不识人间路,万树琼瑶锁竹关。刚为索诗城市去,杖藜今始出孤山。
赠铁柱宫闵道士笋为冠子鹤为衣,铁弊双鞋只欲飞。知白自为天下谷,昏昏默默是玄机。
下一篇

  1. 诗歌鉴赏
  • 意境与风格:《梅隐居》展现了一种高洁、超脱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孟浩然的诗风清新自然,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
  • 象征意义: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也暗指诗人自身的品格与追求,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纯洁。
  • 艺术手法: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孟浩然巧妙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思考。

《梅隐居》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通过其背后的故事和象征含义,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对于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和山水诗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