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秋以家君命北上舟过严光先生祠戏作

不向长安去,何人奏客星。
物情违偃蹇,吾道寄飘零。
大泽寒收钓,高天暮放舲。
羊裘谒明主,归卧万峰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午秋以家君命北上舟过严光先生祠戏作》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胡应麟,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与杨慎、王世贞并称为“明三大才子”。其诗作多有佳作,尤擅长五言古诗。
  • 生平成就:胡应麟一生致力于文学研究与创作,对明代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在明代受到推崇,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 作品原文
  • 诗句解读:不向长安去,何人奏客星。表达了诗人不愿为官,宁愿隐居的情怀。物情违偃蹇,吾道寄飘零。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不满,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大泽寒收钓,高天暮放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羊裘谒明主,归卧万峰青。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1. 主题分析
  • 隐逸情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不愿为官的隐逸情怀,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人生态度:诗中的“物情违偃蹇,吾道寄飘零”等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大泽”、“高天”、“羊裘”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优美:胡应麟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尤其是五言诗的韵律感,使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历史背景
  • 明朝政治:明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普遍感到压抑,许多诗人选择隐逸以求精神上的解脱。
  • 胡应麟个人经历:胡应麟本人曾经历过仕途的坎坷,晚年归隐家乡,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晚年心境转变后所作。

《壬午秋以家君命北上舟过严光先生祠戏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时代精神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