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良乡

小市良乡驿,征人暂解鞍。
空林万木落,孤馆一灯残。
旅色逢秋暮,乡心入夜阑。
那知百里外,明日是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良乡》是明代诗人胡应麟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征人在旅途中的场景和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胡应麟,字明瑞,号庄愚,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好学,擅长诗文,对经史子集皆有涉猎。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作品原文:小市良乡驿,征人暂解鞍。空林万木落,孤馆一灯残。旅色逢秋暮,乡心入夜阑。那知百里外,明日是长安。

  3. 诗句解析与赏析:《宿良乡》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夜晚景象。诗中的“小市良乡驿”指的是一个位于乡村的驿站,可能是诗人经过的地方。而“征人暂解鞍”则描绘了一个即将离开此地、暂时休息的行者。“空林万木落,孤馆一灯残”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万木凋零和一盏孤灯更增加了这份凄凉之感。最后两句“旅色逢秋暮,乡心入夜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结尾的“那知百里外,明日是长安”则是对未来归途的期待。

《宿良乡》不仅展示了胡应麟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旅途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