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钟灵草,青葱发涧阿。
九光呈玉叶,三秀挺瑶柯。
滴露滋苔藓,蒸云映薜萝。
蚤知王佐出,寝殿有兴歌。
题大司空潘公芝林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之美,自然之歌
题大司空潘公芝林二首是明代诗人胡应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同时也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首句“丹崖藏淑气”描绘了高耸山崖上那被云雾缭绕、散发着清新气息的景象。这里的“淑气”指代的是大自然中的和谐与美好,而“丹崖”则象征着这种美好的源头,如同一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天地之间。
“白日涌灵葩”一句将读者的视野从山崖引向了广阔的山林。在这里,“灵葩”指的是生长于林间的各种珍稀植物,它们在阳光下竞相绽放,犹如繁星点点般璀璨夺目。诗人用“涌”这一动词,形象地展现了这些植物生机勃勃的状态,仿佛是在为大地增添了无尽的活力与色彩。
第二句“百本俱擎露”更是将读者的感官带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世界。这里的“擎露”意味着这些植物如同勇士般顽强地承受着露水的洗礼,展现出一种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擎露”也暗示了植物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最后两句“千林竞照霞”和“成功翌汉家”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诗人用“竞照霞”来形容千林万树在朝阳下相互辉映的壮丽景象,而“成功翌汉家”则寓意着人类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也能像历史上的英雄那样取得辉煌的成就。
胡应麟的《题大司空潘公芝林二首》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画卷,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向我们传递了对自然美和人类成就的双重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为人类的进步和努力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