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汉武帝玄都坛

曲磴回溪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
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
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汉武帝玄都坛》是明代诗人胡侍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作者生平:胡侍,明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有资料显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
  1. 原文内容
  • 原文节选:曲磴回溪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
  • 词句注释:曲磴回溪、汉皇行幸、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均为本诗中出现的典故或意象。
  • 白话译文:曲折的山路上回绕着许多溪流,汉武帝巡游时的足迹依稀可寻。海西不再有那传说中的三只鸟飞翔,只有岩石旁的松树依旧传说着皇帝曾驻足。碧绿的露水悄然滋润了金洞中的草,而紫色的云彩则始终守护在石坛的松树之上。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汉武帝巡游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帝王巡游的场景。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悟,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思想内涵:通过对汉武帝行幸遗迹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的敬仰之情和对皇家权力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登汉武帝玄都坛》不仅是明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