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

晓随万乘出城东,列校分屯部伍同。
云里六龙移彩仗,风前一雁落彤弓。
露凝松柏垂垂白,日映旌旗猎猎红。
遥见下绥传令发,将军飞骑总英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是明代诗人曾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阳山狩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与同行者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曾棨,字子启,号西墅,明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进士。他与修《永乐大典》,进少詹事,并善书法、工文章。
  1. 作品原文
    数声清磬远微微,始觉尘踪到此稀。
    僧向定时闻叶落,客从游处见云归。
    佛居华藏那营窟,心会真乘即悟机。
    赐得宫袍新制锦,未应还羡五铢衣。

  2. 诗句解析

  • “数声清磬远微微”:描写了狩猎过程中听到的清脆的磬声,声音虽远却清晰可闻。
  • “始觉尘踪到此稀”:表示在狩猎中感受到的宁静和远离尘世喧嚣。
  • “僧向定时闻叶落”:描述了猎人随时间而动,听到树叶落下的声音。
  • “客从游处见云归”:表明在狩猎的过程中,看到天空中云彩的变化,如同客人一样随行其变。
  • “佛居华藏那营窟”:指猎场附近的寺庙,象征着修行之地。
  • “心会真乘即悟机”:表达了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达到心灵上的领悟。
  • “赐得宫袍新制锦”:指皇帝赐予的新制锦袍,暗示着狩猎活动得到了皇家的认可。
  • “未应还羡五铢衣”: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不羡慕其他服饰,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1. 艺术特色
  • 曾棨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
  •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阳山狩猎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1. 历史背景
  • 阳山位于上林东,原隰匀匀,兽所同。万乘时田亲阅骑,六师晓从竞腰弓。这些描述体现了当时皇家狩猎的盛况和皇家军队的威武。
  1. 文学影响
  • 《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是一首集自然美、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于一体的优秀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