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拱皇都接太微,寺连冈阜势峨巍。
殿门幡动朝行道,塔院灯明夜启扉。
中使传宣香满袖,胡僧露坐罽为衣。
偶因晴日陪游赏,喜得祥云傍马飞。
和徐公子同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之淳的《和徐公子同游》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理的古诗。这首诗作于明代,作者唐之淳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徐公子一同游览的景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地拱皇都接太微,寺连冈阜势峨巍。
殿门幡动朝行道,塔院灯明夜启扉。
中使传宣香满袖,胡僧露坐罽为衣。
偶因晴日陪游赏,喜得祥云傍马飞。诗歌鉴赏:《和徐公子同游》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的“地拱皇都接太微,寺连冈阜势峨巍”两句,以宏大的气势开篇,勾勒出皇城之外的壮丽景色,寺庙连绵不断,宛如山峰一般高耸入云。接着,“殿门幡动朝行道,塔院灯明夜启扉”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庄重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中还巧妙地将宫廷与寺院、朝廷与民间的界限打破,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皇家气息,又不失文人雅士的闲适与超脱。
诗歌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政治环境紧密相关。在明朝初年,国家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许多官员因为政治原因而受到牵连或被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之淳能够创作出如此富有诗意的作品,显示出他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和徐公子同游》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诗歌艺术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