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李太守御贼

战格东西破,孤城誓始终。
自挥朱雀帜,众拥紫髯公。
吴楚哀歌满,江湖控制雄。
为怜巡远义,须爱晟瑊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毗陵李太守禦贼》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军事斗争的记录,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作者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孙一元,号太初,明代著名的诗人,自称关中(今陕西省)人。他不仅以诗歌著称,还是一个遍游名胜、足迹遍及天下的文人雅士。他的生平事迹,包括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都体现了他在文艺方面的才华和广泛的影响力。
  1. 诗作原文及解析
  • 《毗陵李太守禦賊》:战格东西破,孤城誓始终。自挥朱雀帜,众拥紫髯公。吴楚哀歌满,江湖控制雄。为怜巡远义,须爱晟瑊风。
  • 这是对李太守御敌情景的真实描绘。诗中“战格东西破”表明战事激烈,而“孤城誓始终”反映了守城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抵抗。“自挥朱雀帜”意味着李太守亲自挥舞着象征胜利的红旗。“众拥紫髯公”则形容众人纷纷拥戴这位有威严的李太守。最后,“吴楚哀歌满,江湖控制雄”表达了战争的惨烈和悲壮,同时也显示了李太守控制战场、平定叛乱的雄才大略。
  1. 诗作的主题和意义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展现了古代战争中将领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的英雄形象。通过对李太守的描述,诗作传递了一种责任感和正义感,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残酷性和和平重要性的认识,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毗陵李太守禦贼》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历史文献,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一位英雄人物的形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文化特色以及历史事件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