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轩为吴孟端赋

兄弟古所爱,君家义仁行。
青春池草梦,白日棣华明。
颍上荀文若,吴中陆士衡。
诗书有家学,不负竹洲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宜轩为吴孟端赋》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祝福。以下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号关中人。他出生于明朝正德年间,是苕溪五隐中的一员,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其作品广受赞誉。《太白山人稿》收录了他的多篇诗歌及散文,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诗词原文
    兄弟古所爱,君家义仁行。
    青春池草梦,白日棣华明。
    颍上荀文若,吴中陆士衡。
    诗书有家学,不负竹洲名。

  3. 诗句解析

  • 兄弟古所爱: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吴孟端的深厚友情,强调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 君家义仁行:赞扬了吴孟端的家庭美德和行为准则。
  • 青春池草梦:用“池草”比喻青春时光,暗示着岁月易逝,珍惜当下的美好。
  • 白日棣华明:比喻光明灿烂的前程,寓意吴孟端未来充满希望和光明。
  • 颍上荀文若:提及颍上荀文若,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位贤臣的敬称,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崇拜。
  • 吴中陆士衡:提到吴中的陆士衡,陆士衡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谋士,这里的提及可能意味着吴孟端具有卓越的智慧和谋略。
  • 诗书有家学:强调家族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传承,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重视。
  • 不负竹洲名:竹洲名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地方,这里表明吴孟端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文化遗产。
  1. 诗歌鉴赏:《宜轩为吴孟端赋》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吴孟端的赞美之情,还通过对历史名人的提及,展现出作者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品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2. 创作背景:孙一元在正德年间移居长兴吴珫家,与多位文人墨客结社倡和,这一时期的文人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他游历名胜古迹,广泛接触各地文化,这也为其诗歌创作注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

  3.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精炼与深刻。孙一元的诗歌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或表达一种深远的情感。这种简洁而深刻的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孙一元的《宜轩为吴孟端赋》不仅是一首赞美友人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值得细细品读和反复琢磨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