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在溪流上,门开云树中。
青禽回野日,黄叶引山风。
何日烟霞地,来寻桑苎翁。
把酒坐终夕,回首茨门东。
陆氏永思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氏永思堂》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中。
《陆氏永思堂》的全诗如下:
堂在溪流上,门开云树中。
青禽回野日,黄叶引山风。
何日烟霞地,来寻桑苧翁。
把酒坐终夕,回首茨门东。
首两句“堂在溪流上,门开云树中”直接交代了诗歌的场景,即一座建在溪流边上,门前有如云般的树木环绕的堂宇。这样的描述不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青禽回野日,黄叶引山风”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这里“青禽”指翠鸟,而“黄叶”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诗句描绘了翠鸟飞回田野享受阳光,黄叶飘落引导山风吹拂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丽。
后两句“何日烟霞地,来寻桑苧翁”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憧憬。这里的“烟霞地”可能是指一种仙境般的地方,而“桑苧翁”则可能是某个隐逸高人的名字。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与隐士相遇、交流的愿望。
最后两句“把酒坐终夕,回首茨门东”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回忆。这里的“把酒”意味着饮酒庆祝或饯行之意,“坐终夕”则可能表示整晚的畅饮,最后以“回首茨门东”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陆氏永思堂》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展现。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