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独眺升山绝顶

石磴天风笑语清,扪萝直上思犹轻。
断虹收雨青山出,白鸟弄波斜日明。
迹学渔樵成久业,身随麋鹿长高情。
兵戈满眼真何意,只漫蓬蒿过一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晴独眺升山绝顶》是明代著名诗人孙一元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描绘了作者在升山绝顶之上,眺望远方景色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风光图。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石磴天风笑语清,扪萝直上思犹轻。断虹收雨青山出,白鸟弄波斜日明。迹学渔樵成久业,身随麋鹿长高情。兵戈满眼真何意,只漫蓬蒿过一生。

  2. 作者简介:孙一元,明代诗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他擅长写诗,游历各地,与众多文人结社唱和。有《太白山人稿》传世。

  3. 诗歌解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全诗从“石磴天风”开始,描写了山中独特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断虹收雨青山出”,通过色彩的变化描绘出山间雨过天晴后的壮丽景象。
  • 人生感悟的表达:诗句“迹学渔樵成久业,身随麋鹿长高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 社会现实的思考:最后两句“兵戈满眼真何意,只漫蓬蒿过一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战乱社会的忧虑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断虹收雨”、“青山出”、“白鸟弄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 语言优美:诗歌押韵严谨,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艺术感染力。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该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
  • 教育意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感悟的表达,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1. 创作背景
  • 孙一元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可能与他的游历经历有关。他在游览升山绝顶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打动,遂有了此诗的创作灵感。

《晚晴独眺升山绝顶》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