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申将军制阃蓟门

青云鼓角动边畿,白日旌旗赤羽飞。
直免苍生忧社稷,喜闻天子卸戎衣。
三秋瀚海风传檄,万马燕山夜破围。
他日功成忆孙楚,江边来问钓鱼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申将军制阃蓟门》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孙一元,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壮志与豪情,语言简练且富含力度。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中后期颇为显著,其诗歌作品被后人广为传颂。

  2. 诗句解析

  • 青云鼓角动边畿:描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鼓角声声,边疆动荡不安。
  • 白日旌旗赤羽飞:旗帜飘扬,战马嘶鸣,充满力量和速度的象征。
  • 直免苍生忧社稷: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
  • 三秋瀚海风传檄:秋天的海风中传递着重要的军事命令。
  • 万马燕山夜破围:夜晚,无数骑兵冲破了敌人的防线。
  1. 赏析:《赠申将军制阃蓟门》不仅是一篇描写战争场景的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赞颂。诗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有力的词汇,传达了战争的紧迫和胜利的喜悦。同时,通过对将军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一种不屈不挠、保卫国土的英雄气概。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战场的激烈与自然景观的宁静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 用词精准: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整首诗歌生动活泼,富有动感。
  • 寓意深刻:除了描述具体的场景外,诗歌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1. 历史背景:该诗创作于明朝中期,正值国家的多事之秋,社会矛盾激化,边疆战事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孙一元的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与期待。

《赠申将军制阃蓟门》不仅展现了明朝时期的战争景象,更折射出作者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大义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明代文人的才情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与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