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钱隐君

隐君南国旧王孙,小筑茅堂水竹村。
我亦江湖陆鲁望,钓竿独抱访柴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钱隐君》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孙一元,号太初、关中人,自号太白山人,是一位明末清初的文人。他自称其为陕西人,但具体出生地不详。他的生平活动多与名胜古迹有关,曾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隐君南国旧王孙,
    小筑茅堂水竹村。
    我亦江湖陆鲁望,
    钓竿独抱访柴门。

  • 译文
    隐士曾经是南国的王孙,
    在水边的小茅屋旁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
    我也像江湖上的陆鲁望一样,
    独自带着钓竿去访问那个柴门。

  1. 诗作特点
  • 意境深远:《访钱隐君》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隐士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中的“隐君”形象鲜明,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
  • 自然之美:诗中所描绘的水竹村、茅堂以及隐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1. 写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名胜古迹时所感所想,或者是受到当时隐逸文化的影响而创作。通过这首诗,孙一元展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访钱隐君》作为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也展示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情感寄托。这首作品不仅是对古代隐士精神的一次致敬,也是对现代人寻求心灵平静的一种启示和鼓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