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交过嘉兴舟中对雨

雨上群山暝,云深万木稠。
横斜飞迥野,飒爽送高秋。
弭节依萧寺,孤吟倚舵楼。
故园犹咫尺,早巳动离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使交过嘉兴舟中对雨》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
  • 孙承恩: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明史》记载其为正德六年进士,曾授编修、礼部尚书等职,因不满于当时的政治而辞官归乡。
  1. 作品原文
  • 雨上群山暝,云深万木稠。横斜飞迥野,飒爽送高秋。
  • 这句表达了作者站在船上远眺群山,被夜色笼罩的山峦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
  • 弭节依萧寺,孤吟倚舵楼。
  • 描述了诗人在船中停驻,依傍着萧寺(指古时的寺庙)的情境,同时独自吟咏,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故园犹咫尺,早巳动离愁。
  • 诗人通过“故园”一词,抒发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离别之思。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的“雨上群山暝,云深万木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 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孙承恩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无奈与忧伤。这种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 艺术手法精湛:全诗采用五言律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独到的艺术审美观。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对嘉兴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风貌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 传递人文关怀:诗中所表达的离愁别绪,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一种颂扬。
  1. 现代影响
  • 文学鉴赏:作为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使交过嘉兴舟中对雨》被众多学者研究,成为文学鉴赏的重要参考。
  • 艺术创作灵感:诗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戏剧表演,都可以通过这首诗获得新的创意和灵感。

孙承恩的《使交过嘉兴舟中对雨》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明代诗歌的佳作,而且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情感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首诗不仅让后人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也启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声音,珍视与亲人朋友间的联系与情感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