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舟行

灯晃蓬窗静,舟行夜色荒。
无眠情黯黯,开户月苍苍。
宿鸟栖枝稳,危堤隐雾长。
忽闻人语近,不省是何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舟行》是一首描绘夜晚舟行所见之景、所感之情的诗歌。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月光照耀下的静谧夜行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吴敏树是岳阳人,他宦游远乡,但依然难以割舍对家乡洞庭美景的怀念。权德舆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五言律诗《舟行见月》创作于大约在唐德宗时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情感。
  2. 诗意赏析:诗歌中“灯晃蓬窗静,舟行夜色荒”两句,通过灯光和舟行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而“无眠情黯黯,开户月苍苍”则表达了夜深人静时的情感孤独与不安。接着,“宿鸟栖枝稳,危堤隐雾长”两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和旅途中的险峻地形。最后,“忽闻人语近,不省是何乡”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突如其来的人声,增加了诗歌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
  3. 艺术特色:《月下舟行》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同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如月光、风、水等,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状态。这种以自然景物为媒介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月下舟行》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的窗口。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抒发情感、寄托哀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