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阳峰壁间韵

白日流云走石沙,诸天隐隐落空花。
一尘不到清虚境,羡尔山中老衲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寻明代诗歌之美——《次张阳峰壁间韵》

孙承恩,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孙承恩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等著作传世。《次张阳峰壁间韵》是其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吸引了无数后人的研究与传颂。

《次张阳峰壁间韵》,这首七言绝句,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思。首句“白日流云走石沙”,描绘的是一幅动态生动的画面:白日下,流云飘动,石沙在脚下流转,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空间在此刻展开,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无常。第二句“诸天隐隐落空花”,则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抽象概括,诸天之上的繁星点点如同落花纷纷,给人一种空灵而又美丽的视觉感受。

第三句“一尘不到清虚境”,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而“羡尔山中老衲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士生活的向往,羡慕他们能够远离尘嚣,生活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这不仅仅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颂,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找到一片自己的清净之地,享受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次张阳峰壁间韵》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蕴吸引了后世读者,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孙承恩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