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忽终日,日落风飕飕。
苍然暝色起,原野烟光浮。
依稀见村落,儿童逐归牛。
山径丛竹深,鸟雀声啾啾。
万物已偃息,我行良未休。
驿吏走仓皇,再拜候道周。
顾之问前途,为余指林丘。
入门华灯列,山醪献新篘。
空堂耿无寐,百感不自由。
惺惺待明发,起坐听更筹。
草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草萍》并不是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是对夏目漱石作品的一种误解或混淆。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活跃于文坛。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明治到昭和年间,他不仅在《朝日新闻》担任文艺栏编辑,发表了多篇重要的文学作品,如《煤烟》的续篇《自叙传》和《初恋》、《十字街》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批判。特别是《草枕》,这部中篇散文体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画工为逃避现实世界,远离闹市隐居山村,追寻“非人情”美感而经历的一段旅程。这部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个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体现了夏目漱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夏目漱石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而著称。虽然《草萍》并非其直接创作或出版的作品,但它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某些误解或混淆造成的。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了解和欣赏真正的夏目漱石作品,对于深入理解日本近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