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

潞河冰融春水阔,张公早向燕台发。
嘉会恭承秩宗命,行旌遥指秦淮月。
张公早岁登玉堂,南金大贝声辉煌。
期以勋名接伊召,岂止文字追班扬。
育才成均赞邦礼,晋贰铨衡相天子。
天子式重留都情,作朕彤伯须公行。
明时三礼公所谙,要使多士观仪刑。
公也昔在留都仕,大作雄篇悬玉署。
兴来还复玉署过,亭外琅玕好题句。
凤皇台畔芳草深,白鹭洲边波跃金。
时清事简足登眺,不妨并入阳春吟。
大贤身系苍生望,辅世年龄正强壮。
须知南辙非久留,行矣白麻催入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送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

去国悲秋感岁华,离居万里共愁赊。
清光远映孤城月,寒气深侵旅舍花。
别后相思空落寞,梦中相见未应差。
明朝却望江南岸,烟树苍茫带晚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的情景。诗人在秋天的离愁和远行人的孤独中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并通过想象中的梦境来寄托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与家国情怀。

请注意:由于李商隐的作品可能涉及一些敏感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因素,在解读时应保持尊重和谨慎的态度。本回答基于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