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隅歌

勾吴之墟东海头,戚子为卜村居幽。海上风物自轩豁,回溪隐洑那知愁,更有此地堪藏修。
海氛四时袭衣屦,滃雾流云满庭户。荡漾初看水色动,熹微已觉扶桑曙。
方壶圆峤空沉沉,安期羡门何处寻。秋风快睹鹏翼奋,月夜独和蛟龙吟。
庄生已辨逍遥游,乾坤仰止宣尼桴。潮生潮落自旦暮,静观元化同悠悠。
戚子近官山水邑,眷怀旧庐心为恻。政成他日赋归来,应长珊瑚几许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隅歌》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海隅歌》是孙承恩在明正德六年进士及后经历政治风波后的作品。该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明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孙承恩,字贞父(甫),号毅斋,明朝松江华亭人,是一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他不仅是位进士出身的官员,还精通书法和绘画,并留下了多篇文学作品。
  • 政治生涯:孙承恩曾因不肯遵旨穿道士服而受到罢职处理。这一事件也体现了他个性鲜明、敢于直言的品质。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展示:诗的第一句“勾吴之墟东海头,戚子为卜村居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勾勒出东海之畔的一个古老村落。
  • 注释解读:诗中的“勾吴”指的是古时候的吴国地区,而“戚子”可能是指一个以农耕为生的人。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态度。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诗中对海上风物的描述“海上风物自轩豁,回溪隐洑那知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
  • 隐逸情怀:诗人通过表达“更有此地堪藏脩”,展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哲学思考:诗中“秋风快睹鹏翼奋,月夜独和蛟龙吟”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感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命循环规律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营造:诗中利用“海氛”、“滃雾流云”、“扶桑曙”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氛围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广阔的海洋之中。
  • 韵律和谐:整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每两句一押韵,音调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

《海隅歌》作为明代诗歌的佳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时代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