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屋敝甚雨至辄漏戏呈石庵南山二司空

三日三夜雨如注,黯黯沉沉还弗休。
黑云如山压厚地,广衢积潦堪行舟。
中庭忽漫成陂塘,蛙黾蜌螷喧两厢。
阴阴湿气凝不散,蜗牛鼠妇升颓墙。
古屋此时漏交下,点滴初闻渐飘洒。
长日终宵陆续声,补葺隙罅谁能者。
童儿婢子驱纷然,盆罂瓮盎列满前。
支东备西不暇给,沮洳泞淖连堂轩。
书册纵横乱堆几,颠倒衾帏与衣屦。
静坐须教昼屡兴,俯榻还惊夜三徙。
抑心耐事理则然,独虞覆压心悬悬。
兴颓补弊赖公力,莫教蹉跎遗后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院屋敝甚雨至辄漏戏呈石庵南山二司空》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孙承恩,字贞父(甫),号毅斋,明朝松江华亭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学家,曾任职于礼部尚书并兼掌詹事府。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文章修为和雅致的书法技艺上,尤擅长人物画像。
  1. 诗歌原文
  • 三日三夜雨如注,黯黯沉沉沉还弗休。
  • 黑云如山压厚地,广衢积潦堪行舟。
  • 中庭忽漫成陂塘,蛙黾蜌螷喧两厢。
  • 阴阴湿气凝不散,蜗牛鼠妇升颓墙。
  • 古屋此时漏交下,点滴初闻渐飘洒。
  • 长日终宵陆续声,补葺隙罅谁能者。
  • 童儿婢子驱纷然,盆罂瓮盎列满前。
  • 支东备西不暇给,沮洳泞淖连堂轩。
  • 书册纵横乱堆几,颠倒衾帏与衣屦。
  • 静坐须教昼屡兴,俯榻还惊夜三徙。
  • 抑心耐事理则然,独虞覆压心悬悬。
  • 兴颓补弊赖公力,莫教蹉跎遗后艰。
  1. 诗歌解析
  • 首两句“三日三夜雨如注,黯黯沉沉沉还弗休”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降雨带来的阴霾景象,以及持续不断的景象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 “黑云如山压厚地,广衢积潦堪行舟”通过对比突出了大雨造成的水势之浩大,行人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行驶船只。
  • “中庭忽漫成陂塘,蛙黾蜌螷喧两厢”反映了雨水使庭院变成池塘的情景,各种小动物在积水中嬉戏,增添了一丝生气。
  • 诗中的一些句子,比如“静坐须教昼屡兴,俯榻还惊夜三徙”,表现了作者在这场连绵的雨中的生活状态,以及由于雨势过大而不得不频繁调整生活作息的情况。
  • 结尾两句“抑心耐事理则然,独虞覆压心悬悬”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力所表现出的一种无奈和担忧。

《南院屋敝甚雨至辄漏戏呈石庵南山二司空》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秩序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