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阻风

拟将衰鬓寄东蒙,频月东风不得东。
身世何堪常作客,飘摇难禁屡书空。
携儿兼载黄牛妪,农作应追皂帽翁。
稍待波平阳月后,一舫须放碧流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行阻风》是明朝徐孚远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因天气原因受阻的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徐孚远,明代诗人。
  1. 诗歌原文
    拟将衰鬓寄东濛,频月东风不得东。
    身世何堪常作客,飘摇难禁屡书空。
    携儿兼载黄牛妪,农作应追皂帽翁。
    稍待波平阳月后,一舫须放碧流中。

  2. 诗句解析

  • “拟将衰鬓寄东濛”:诗人打算将自己的白发寄托给东方。这里的“东濛”可能指的是东方的天空或方向,表达了一种对故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
  • “频月东风不得东”:频繁的东风无法让诗人向东行进。这里的“东风”可能指自然现象或比喻某种推动力,而“不得东”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挫败感。
  • “身世何堪常作客”: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常常作为客人四处奔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漂泊无定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家园的深深依恋。
  • “飘摇难禁屡书空”:由于风雨飘摇、心情难以安定,诗人频频书写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 “携儿兼载黄牛妪”:携带着孩子和一位老妇人一同前行。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与家人的连结,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 “农作应追皂帽翁”:应该继续从事农耕工作,追赶那些穿着草帽的老人。这表明诗人虽然遭遇困难,但也在努力适应环境、寻找生存的方式。
  • “稍待波平阳月后,一舫须放碧流中”:希望等待风波平息,等到月光明媚时,可以乘船畅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
  1. 作品背景
  • 《东行阻风》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明代。
  •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一次东行途中所写,描述了旅途中的天气状况和个人情感。
  1. 作品鉴赏
  • 《东行阻风》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受到读者的喜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东行阻风》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旅途中困难的诗,更是一首表现人生哲理和自然美景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尊重。

相关推荐